長沙市青少年宮建設工地發現的一段古城墻
??一段沉睡千年的古城墻,再次出現在長沙街頭。12月19日,記者從湖南省文物局獲悉,長沙市青少年宮建設工地日前發現一段古城墻。目前,發掘工作已近尾聲,古城墻則有望原址保護。
??長沙市青少年宮建設項目位於中山亭東北側。此次發現的古城墻,其位置處在工地東南側。19日,記者在現場看到,古城墻出土部分約5-6米長,1米高,呈東西走向。墻體由青磚堆砌而成,保存完好。
??湖南文史館館員、長沙地方史專傢陳先樞認為,此次出土的古城墻,剛好位於長沙老地名六堆子附近。“這裡是唐代長沙城北門護城河所在,唐代長樂門的遺址就
在六堆子。”陳先樞稱,中山亭南貸款率利試算表下載側分佈有已探明的晉墓、楚墓區。據此推測,長沙市青少年宮建設工地出土的古城墻,其年代應在晉代之後,極有可能為南北朝和
隋唐時期。
??此次出土的古城墻,為古代長沙城域變化提供瞭新的證據。結合此前在萬達廣場和華遠華中心 工地出土的古城墻,以及小吳門附近出土的明代護城河遺址,大致可以推斷出唐代長沙的城區范圍:即北起中山路、南至解放路,西起湘江路、東至蔡鍔路。
??值得一提的是,長沙市考古專傢曾經繪制過一張《長沙古代城域變化示意圖》,根據已經掌握的文獻、文物資料,推測長沙從楚漢到明清時期的城墻分佈。陳先樞
說,從這份示意圖可以看出,此次發現古城墻的位置恰好位於圖中唐代北城墻之上,“也就是說,這段古城墻的出現,印證瞭此前專傢的推測。”
??對於此次出土的古城墻,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負責人稱,在聽取瞭各方意見之後,已初步決定對其實施原址保護。
??潮宗街古城墻
??2011年11月下旬,考古專傢在長沙萬達廣場工地發掘潮宗街古城墻,現場共有兩段墻體,一號墻體為一處大型夯土遺址,頂部寬約7.2米,底部寬約19米,高約3米。一號墻體初步判斷為明清時期。
??二號墻體為內外包磚的大型夯土墻體,兩側包磚從底至頂逐步向內疊收。結合墻體內出土遺物,初步判斷這段墻體年代為宋元時期。
?南投縣提早清還貸款?華遠華中心古城墻
??華遠華中心項目位於長沙市天心區坡子街南側。
??2012年7月底,長沙市考古工作人員在工地西南角挖掘取土,並發現有壘砌較為規整的一線麻石堆積及青磚鋪砌堆積,至9月底,城墻區域先後發掘有明代、宋代、五代3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墻體堆積遺跡。
??專傢推測,華遠華中心古城墻應為潮宗街古城墻墻體的延續。
??[拾遺]
??天心閣古城墻差點就沒瞭
??本報長沙訊長沙自戰國始便已建城。
??東漢《漢官儀》說,“秦……凡郡或以列國,陳、魯、齊、吳是也;或以舊邑,長沙、丹陽是也。”這裡說的“長沙”以“舊邑”興建,是秦代的一個小城。
??從目前的出土文獻來看,漢代長沙城格局已較為完善,官府、街市等功能區域分割明顯,但當時的長沙城區范圍很小,主要集中在今五一廣場一帶,面積約為1.5平方公裡。在此之後,長沙城范圍雖有擴展,但到宋代最終定型。
??關於宋代長沙城的格局,一個較為普遍的說法是,城市范圍為南起城南路,北止湘春路,東枕龍伏山,西臨湘江。宋代之後,明朝洪武五年間(1372年),展開瞭大規模的城垣修繕工作。1852年,太平軍攻打長沙城以後,清朝的咸豐、同治年間對古城墻進行過多次修繕。
??長沙博物館原館長黃綱正所著的《湘城滄桑之變》認為,清代長沙的古城墻自河岸城角碼頭始,經北門(湘春門)、興漢門、經武門、小吳門、瀏陽門、黃道門
(南門)、學宮門、小西門、太平門、大西門、福星門、潮宗門、通泰門至城角碼頭,周長為2639丈,約8700米。這也是關於長沙古城墻最為詳細的記載。
??1917年,湖南督軍譚延闓下令設立長沙商埠馬路工程處,為修路拆除古城墻。當時政府提議將天心閣古城墻一並拆除,市政籌備處負責人曹典球挺身而出,力
陳利弊,要“睡在城墻上,與城墻共存亡”,得到瞭當時眾多有識之士的擁護。經過再三呈請,政府才最後決議保留天心閣城墻。
新聞來源http://c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12-20/09505951886195100543511.shtml
留言列表